羅果夫斯基線圈有兩種分類方法。按照有無磁芯可分為空心羅果夫斯基線圈和帶磁芯羅果夫斯基線圈。如果所測電流的等效頻率很高,為了避免使用磁芯所帶來的損耗和非線性影響,多用空心羅果夫斯基線圈;帶磁芯的羅果夫斯基線圈可以提高電感值,使得自積分條件更容易滿足,能很好地提高即讀,所以測量較低頻率的電流信號常采用帶磁芯的羅果夫斯基線圈,目前該類線圈國外常用Pearson 線圈,而國內可做到方波上升時間可達1ns左右,靈敏度為1000~1 V/kA。
另一種分類按積分方式可分成自積分式線圈和外積分式線圈兩種,目前微秒和亞微秒級的電流信號測量常用外積分式羅果夫斯基線圈,由于用外積分式羅果夫斯基線圈必須經過一個RC 積分回路,所以其測量的頻率響應受到限制,在納秒級電流信號測量中很難應用。自積分式羅果夫斯基線圈的頻率響應高,是測量納秒級脈沖大電流信號的理想手段,在國內各個單位已被廣泛應用。自積分式羅果夫斯基線圈的靈敏度在10-3~10-4V/kA ,可取得上升時間小于1 ns,衰減延時微秒級,幅值千安至兆安級的電流信號。

圖1 羅果夫斯基線圈基本結構
當在圖1 的線圈兩個引線端直接加上較小的電阻R,利用線圈本身的電感L 與線圈端口所接的電阻R 構成的積分器,這種線圈被稱為自積分羅果夫斯基線圈。小電阻在線圈感應電勢的作用下會產生兩次側線圈的感應電流。圖2 表示采用LR 積分的羅果夫斯基線圈測量脈沖電流的全線路圖。

圖2采用LR 自積分器的羅果夫斯基線圈
其中:L 為線圈自感,Rs 為線圈的內電阻。忽略電纜的波阻Z 的影響,認為線圈端口電阻為R。i2 流過R所產生的壓降供給信號電壓um。
由電路可列出:

當然,式和式線圈的電感值L 可以通過試驗測定,互感M可以通過電橋及標準互感器的測定法測得,由式(12)即可求得被測的I(t)值。若要考慮電纜波阻Z 的影響,式(6)和式(10)中的R 值應被R 與Z 的并聯值所取代。若電纜較長時,還應計算電纜導芯的電阻壓降影響。
由式(7)可知,若被測信號的等效角頻率為ω,則采用LR 積分測法時,應該滿足式(8),即ωL>>R+Rs。由此就限制ω 有一個下限值。此外,從獲得較大信號的觀點,積分時間常數L&R 應小一些,但它同樣受到式(7)的制約。
對于設計帶磁芯的羅果夫斯基線圈應注意要避免磁通飽和,即應當滿足:

其中:A 為磁芯的橫截面面積;B0 為磁芯材料的飽和磁通密度。
當羅果夫斯基線圈用于慢過程試驗裝置0ωL>>R+Rs 不成立時0只有采取相反的條件:

然后通過積分電路對um 進行積分,也可以得到I(t)的波形。